筑梦未来 科普“童”行——科普微视频制作
科普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,微视频成为了一种时兴的科普宣传方式。而微视频制作,同样与人教版《初中信息技术》中第三章《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加工》内容有所关联。课程内容结合新乡市科协、新乡市教育局举办的“第三届新乡市青少年科普微视频大赛”——筑梦未来科普“童”行的参赛要求安排课程,将学生作品提交微视频大赛参赛,激励学生积极创作,提高参与热情。课程内容旨在通过科普微视频制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,培养学生的创造力、表达能力,弘扬科学家精神,提升信息与科学素养。
课程设计分为三个课时:第一课时介绍科普微视频的概念、重要性,分享案例,讲解制作流程和技巧,学生分组确定选题和分工;第二课时学生实地拍摄素材,然后在剪映软件中编辑加工,形成完整的科普微视频;第三课时学生观看、分享和交流制作经验,评选优秀作品。
通过科普微视频的学习与制作,引导学生认识科普微视频的意义,提升科学素养。同时,提升剪辑制作视频的技巧,培养学生创新思维、表达能力,提高视频制作技能。
学生在通过确定微视频主题,查找学习科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,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认知能力,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精神。同时,通过分组进行微视频制作,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。
在上课的过程中,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,通过分享优秀的科普微视频案例,让学生了解科普微视频的多样性和创意性。结合实践操作,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拍摄,动手实践,增强了动手能力。在机房中,老师指导学生使用剪映软件进行视频编辑,提升学生的视频剪辑技术。在完成微视频制作的过程中,学生分组合作,共同完成微视频制作,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。
课程整体取得良好效果,达到了学习目标,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。在微视频实际拍摄和制作的过程中,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,有个别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。在视频剪辑方面,学生都能够掌握视频素材的剪辑技能,在视频的整体和谐一致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。总的来说,学生通过制作科普微视频,在深入了解科学原理和科普视频剪辑制作的过程中,不仅提高了视频剪辑技巧,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、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,实现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。
撰稿:科学教育中心
编辑:徐微
审核:魏艳红
- 牛顿科学馆的“小孔成像筒” 2024-05-07
- 新乡市第十中学无人机社团 2024-04-28
- 自制酸碱彩虹桥 探索化学的奥秘 2024-04-28
- 新乡市第十中学机器人社团 2024-04-28
- 劳动促成长 科创向未来——趣味生物科学种植课程 2024-04-25
- 筑梦未来 科普“童”行——科普微视频制作 2024-04-25
- 做一个小小科学家——《数学欢乐谷》之风筝的制作 2024-04-25
- 非遗之旅 光与蓝的不期而遇——新乡市第十中学创美社团科技活动 2024-04-25
- “编”织科学梦想 “程”就美好未来——信息技术奇妙之旅综合实践活动课 2024-04-23
- 《动手实践,悦享生活》科学式综合活动实践课——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制作 2024-04-23